2023年7月12日 星期三

【教學紀錄】112學年度暑期輔導 (預計)

 暑輔第一週→

(1)介紹實驗器材、說明功能與注意事項 

(2)介紹複式顯微鏡及操作步驟 


暑輔第二週→

 (1)實驗室操作複式顯微鏡→觀察直尺字母、標準玻片

平板的目的→掃描QR code 觀看操作影片、拍攝照片並上傳

*教師事先借閱平板,建立雲端資料夾,一班有6組,所以有6個資料夾,要分別建立QRcode 

(2) 實驗室操作複式顯微鏡→觀察細胞

(洋蔥表皮細胞→紫色和透明、水蘊草→觀察葉綠體還有細胞質流、紫背萬年青的下表皮→保衛細胞)

*平板→觀看操作影片(製作玻片)、拍照並上傳

*當週作業→細胞的觀察 (印製細胞的圖片-黏貼在講義上)

暑輔第三週→

(1)教室進行問題與討論、介紹解剖顯微鏡

(2) 實驗室操作解剖顯微鏡→觀察直尺、學生自備小東西(昆蟲、花瓣、葉片等都可以)

 *平板→觀看操作影片、拍照並上傳

暑輔第四週→ 

 (1)實驗室觀察水中小生物(請學生自備材料) 

(2)教室總結顯微鏡和題目練習

暑輔第五週→

(1)教室科學方法--假肉鬆事件

(2)實驗室驗證肉鬆 (結合複式顯微鏡和解剖,並請學生拍照上傳)

 

 

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

【教學紀錄】111學年度一上 範圍: 1-1~3-1

很快地就又要第一次段考了,雖然目前進度上還沒上完,但至少也接近尾聲,這學期因為班上人數變少了,上課相對的也輕鬆多,也或許是因為對課本內容、還有學生特質熟悉很多,可以穿插很多活動在裡面。

1-1 探究自然的方法

這部分因為暑假有先上過一輪,大部分的學生已能對科學方法有所熟悉,再加上有做「肉鬆實驗」,其實他們對於這個更加有印象。

1-2 生命現象與生物圈

1-3 生物體的基本單位

這次多加了投影片介紹,讓學生了解不管像是很小的霉漿菌,還是很高大的杏仁桉,都是由「細胞」所組成,接下來才引導至虎克的發現。

除了虎克,這次也加上了詹森→雷文霍克等科學歷史,讓學生更有脈絡可循。

1-4 細胞的型態與構造

這邊可分成兩部分,第一部分是認識不同形式的細胞有不同的功能,搭配課文理解,選擇用三種顏色的筆,去找出每一種細胞和所對應的形態及功能,講解完畢後,發予表格再次練習。

動物和植物細胞的基本構造,也是先帶課本認識,講解完畢後,接下來搭配學習單使用,一開始先讓學生將構造牌與功能牌做分類辨識。

類似下圖,讓學生知道細胞質可以配對以下三種功能 


粒線體的功能配對


當每一種構造與功能都配對好後,將學習單的第二部分完成。
待學生都完成後,就可以開始進行抽鬼牌的遊戲說明,及遊戲體驗,基本上學生一開始一定會不太熟悉,因為對功能不熟,但玩個幾遍之後,很快就可以上手了,甚至連學習程度較落後的學生,也會有同學幫忙提示,更可以融入在其中。

 2-1 細胞的組成與物質的進出

這個單元我今年是採取先講完原子→分子→細胞後,直接跳到2-2 與多細胞生物的層次一同說明,讓學生更有一連貫由小到大的觀念。

而這裡,我是班級進度也有增加一個小活動,讓學生自製遊戲卡牌,玩層次心臟病。

請學生將一張卡牌寫上一個層次,越多張越好,接下來平均分牌,每一位同學念著層次的順序「原子→分子→細胞→組織→器官→器官系統→個體」,如遇到念得跟出現的卡牌相符,即做拍打動作,大部分同學都很快就上手,也有助於層次的印象。

不過這裡一定要強調,這是動物的層次,如果是植物的話,少了「器官系統」

在「滲透作用」這個單元,今年也有實際準備蘿蔔,要來給學生看看泡清水與泡鹽水的差異,可惜沒有準備到秤,只能用肉眼直接判斷。



3-1 食物中的養分

最後這個單元,也已經先行準備好表格,應該也會是帶著同學看完課文後,請同學依序將表格內容完成,實驗的部分可能只有教師示範實驗,無法每一組都做到。

 

希望第一次段考能順利啊!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2年8月14日 星期日

【科學方法-假肉鬆事件】

 想了幾年的課程,終於這次實行了

用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肉鬆,喚起學生的興趣,再加以驗證是否豆粉含量過多,最後提醒食物的安全使用。

顯微鏡底下的肉鬆很有趣呢!

-
📍觀察
用網路新聞引起興趣



肉鬆的外觀多樣,有條狀也有粉狀

📍提出問題
為什麼肉鬆有這麼多種形式?

📍參考文獻
-肉鬆的製成
-部分肉鬆含有豆粉及香精
-有些商人為了降低成本,豆粉含量較高



📍提出假設
粉狀的肉鬆含有較多量的豆粉

📍設計實驗
-外觀觀察 (顏色、氣味、手感、溶於水)

-碘液檢驗
含豆粉的肉鬆→呈藍黑色

不含豆粉的肉鬆→呈現黃褐色



-顯微鏡觀察
藍黑色顆粒為澱粉粒

完整的肉絲清晰可見

解剖顯微鏡下的畫面


📍結果分析及討論
-市面上大多的肉鬆都含豆粉,差別在豆粉的含量多寡,甚至有些廠牌在成份上也有標示
-但也有標示為含豆粉的真的檢驗不到

📍結論


大概節數2節,1節介紹流程,一節實際操作紀錄,這樣上下來感覺學生對科學方法會有初步的認識,等開學後再加強介紹流程,應該會更順暢。

這個課程明年可以再繼續實作!

【111暑假上課紀錄】

 這是回到台南之後,第一次完整接國一暑輔

去年的這段時間剛好遇到疫情的關係,所以國一新生完全都沒有接觸過

這次學校暑假有5周的輔導課,一個禮拜有兩節課

實際上下來大概是這樣子的進度

第一週:

1. 介紹課堂規定+認識實驗室器材

2. 認識複式顯微鏡結構與功能

第二週:

1.複式顯微鏡操作: 看字母玻片AB

2.回教室講解

第三週:

1.複式顯微鏡操作: 觀察水蘊草細胞、洋蔥表皮細胞

2.回教室講解學習單,介紹解剖顯微鏡

第四週:

1.顯微鏡操作: 觀察自備的小東西

2.顯微鏡操作: 觀察水中小生物

第五週:

1.總結顯微鏡+簡單介紹科學方法帶入「假肉鬆事件」

2.顯微鏡觀察肉鬆+碘液檢測是否含有豆粉

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

【109暑輔】國一顯微鏡課程紀錄

又再一次重新上一年級的課,雖然這樣的模式已經重複第三年,但每次都在調整自己的教學,對於這次的顯微鏡安排,自己覺得還算滿意,趁記憶猶新趕快記錄下來。

暑輔: 學校國一課程每周2堂

第1堂: 認識同學、說明上課規則及上課方式

第2堂: 介紹實驗室規則及複式顯微鏡的構造與功能

第3堂: 複式顯微鏡的操作,觀察DF玻片 (搭配活動紀錄簿觀察)

第4堂: 再次說明複式顯微鏡的操作,與解說易犯錯的小失誤,並檢討活動紀錄簿,簡單介紹解剖顯微鏡。

第5堂: 觀察標準玻片(神經細胞、血球細胞和洋蔥表皮細胞)+神秘小生物(米蚤-要提早跟書商聯絡)

*觀察前,要充分說明這三種玻片會看到什麼畫面,可以避免學生亂看或是有看沒有懂。

*觀察結果請各組拍照或繪圖,搭配文字描述。

*三種畫面都確認無誤後,才發下神秘小生物。

第6堂: 觀察自製玻片-口腔皮膜細胞、鴨跖草下表皮細胞

*觀察前,要充分說明看到時的畫面,並強調難易度,口腔皮膜很難,希望他們可以找到,增加他們的野心。

*看完圖片後,再解釋玻片製作步驟,尤其是鴨跖草的撕取,每一組都給他們看什麼叫做薄片,不然位有組別亂斯,或直接放葉子觀察。

*口腔皮膜細胞不易觀察,但若有組別有成功,要大聲稱讚,其他組別會更加認真做。

第7堂: 回到教室,由觀察內容代入科學方法的介紹,交代暑假作業。

*暑假作業: 請同學將這次實驗中觀察到的五種細胞,做科學紀錄。
  1.  觀察對象
  2. 圖案 
  3. 放大倍率
  4. 文字描述


四周的輔導課,大部分班級可以完成到第6堂課,少部分班級可能會到第7堂,但以這次自己帶的過程中,我自己有一個很大的轉變。

1.不斷鼓勵同學觀看,與組員討論,不要怕問問題

2.玻片碎裂沒關係,記得跟我說,不要受傷

3. 低倍率觀察,一直不斷強調是哪一顆鏡頭

4.儀器善後,鏡頭位置、電源開關及環境整齊。

5.時間控制,在下課前10分鐘開始提醒同學整理環境;5分鐘檢查。


以前總是討厭上實驗課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總是把學生想得很厲害,可以在一堂課完成很多的事情,後來發現其實根本不行,發現像這次的實驗,每一次只要觀察幾種就好,不只每一個人可以充分操作,也可以看得更清楚。

再來,以前上實驗課是在段考前,總是上的很趕,通常是匆匆看完,好像有進去實驗教室就好,但這次挪到暑輔之後,因為自己的課表比較有彈性,通常課與課之間有充分時間可以準備,或是課後有時間檢查環境,整體效果來說比較好。

因此明年我會繼續選擇在暑輔上顯微鏡課程。

今年較可惜的應該是沒有水蘊草可以觀察,因為天氣太熱的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