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

【科普一傳十】吃米更要知米

第一次參與科普一傳十的直播活動,增長了一些對於米的小知識

除了講師的解釋很清楚之外,額外的小知識也幫助我很多!





🔔延伸小知識:

1. 吃米食不迷食 (科學月刊)

2.磯永吉小屋


😀自己課後統整:

在來米(秈米),台灣本地的稻米,屬於長條型的外觀,口感較不黏膩

蓬萊米(梗米),引自日本的稻米,屬於光敏感型的水稻,需要在短日照情況下才會抽穗,口感較黏。

秈米的某個基因受損,造成黏性增加,稱為長糯,在食物應用中如: 粽子、米糕等

梗米的某個基因手損,造成黏性增加,稱為圓糯,在食物應用中如: 年糕、麻糬等

紅米與紫米都是屬於糯米,且其顏色來自於花青素的累積,把外層剝開,一樣可以看到精白的白米型態。

臺南16號(鹿鳴米)-臺中65號的光鈍感基因與越光米作雜交育種,透過分子輔助篩選所得到的品種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